《穷人》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4110820010830093发起了2019-11-07
0
回复
21
浏览

《穷人》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带着好奇心,追问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带着探究心,借助环境变化和心理独白,体会桑娜的内心,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揭示文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齐读课题——《穷人》。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主要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篇文章是托尔斯泰晚年把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成的一篇文章。

三、授新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初读小说,把握主要内容(自学——互学)

学法指导:

浏览课文,带着追问,抓住小说三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读小说,我们总喜欢带着好奇心去追问。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情?这篇课文是一篇短篇小说,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要抓住这三要素(出示:环境 人物 情节)就能帮助我们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追问,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桌相互说一说)

预设答案:这篇课文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渔夫的妻子桑娜发现自己的邻居死了,于是便把邻居的孩子收养回家。她担心收养这两个孩子会被丈夫责骂,结果发现丈夫的心和自己是一样的,最后他们收养了这两个孩子的故事。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再读小说,感受人物形象(互学——展学)

学法指导:

带着探究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1.初读环境描写,了解顺序

事发生在一户普通的渔家小屋里。那天晚上,来接着读——师生合作共读。(出示课文第一段——环境描写

衔接写法:《桥》中的洪水,我们看到了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汉。《草船借箭》中的大雾,成就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穷人》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又能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2.再读环境描写,勾画词语

小屋里、大海上到底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这段话,勾出有关环境的词语。找生汇报。

预设答案1: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温暖而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2:波涛轰鸣,狂风怒吼。3:火炉,补破帆。

  3.又读环境描写,探究心理

①再看看这一段,除了环境,你还能读出什么?

②小组合作学习

a.填一填,读读环境描写揣摩桑娜的内心。

b.议一议,关注环境描写和桑娜的内心,你会有新的发现。

③比较“寒风呼啸”和“狂风怒吼进一步揣摩桑娜的内心

  4.结合学习单,探究表达

  回到学习单,继续汇报。把环境和内心联系起来横着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原来环境描写还可以——映照人物的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5.齐读环境描写,感受形象。

   托尔斯泰起伏变化着写,那我们就贴近桑娜的心起伏变化着读。女生读小屋里,男生读大海上,起——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互学——展学)

通过心理描写,探究人物内心

学法指导

找出心理描写,探究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

1.情境带入,找出心理描写。

文中就有这样一段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找找,看能不能找到?第九段。

2.探究内心,感知矛盾坚定。

透过这段心理描写,我们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桑娜呢?桑娜此时都有哪些感受?

预设答案:这段心理描写直击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桑娜为什么会矛盾,又为什么会坚定呢?(同桌互学) 1.议一议  2.读一读

3.汇报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1)体会桑娜的矛盾。(2)感受桑娜的坚定。

4.通过朗读,升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小结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