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
03745552398发起了2021-11-26
0
回复
8
浏览

教师必须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下面我来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所感所悟。

一、做小朋友们生活中的“妈妈”

刚入园的小朋友突然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既好奇又没有安全感,对新的环境会感觉很不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像妈妈一样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这个角色毫无疑问应该由班主任来扮演。如给小朋友们整理衣服、系鞋带、剪指甲,经常抚摸他们,问问他们是不是口渴啊?要不要大小便啊…在小朋友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把小朋友抱在怀里,拍拍他(她)的背,或者把脸贴着他(她)的脸,唱儿歌给他(她)听,让小朋友们觉得班主任就像妈妈一样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慢慢的消除小朋友们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增加他们

二、和配班老师精诚团结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是缘分让配班老师走到一个班,作为班主任要协调好与配班老师们的关系,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搞好班级工作。要善于利用配班老师的优势来带动班级体的进步,遇到班上的大小事情多商量,多沟通,只有老师团结了,班级才有凝聚力。

三、教学方法的直观形象和多样化

四、加强自身学习,教学研究

要给孩子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片海,孩子们的求知欲促使作为幼教工作的我始终也要有一颗求知心。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利用一切时间、机会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在专业能力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幼教知识,博览幼教杂志,掌握幼教新动向,学习幼教新理念,积累了较强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同时学会观察孩子,捕捉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促成长。

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南》,深入领会《纲要》《指南》精神,分析、领悟教材内涵,逐步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主动参与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讨论的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

五、注重生成性课程。

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我时刻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针对孩子的发现及时开展生成性课程。“老师,这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孩子们想要了解未知,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问不完的问题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探究自己的兴趣,他们是学习者、是探索家、是未来的创造者。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对阳光下“影子”的关注引发了“有趣的影子”这一主题活动,“影子是哪来的”这一兴趣深深的吸引了他们,我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分享交流、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到最后的科学探索、表达表现等这一系列的活动组织,促进了孩子对“影子”经验认识的拓展和提升,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探索欲望高、参与积极性强,真正落实了科学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

六、提升自我能力

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没有自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实现自我能力。我首先让孩子们从做值日生开使,让他们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要把自己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人都有责任。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并和孩子们一起打扫,边打扫边讲解其步骤骤,从中充分发挥表扬的神奇魅力,让每个孩子得到赞许,得到步定,使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鼓励他们回家帮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天到发视频到班级微信群,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多,让孩子意识到,劳动能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会增强他们的劳动光荣感。这样,在劳动中,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力。

七、让孩子在模仿中养成行为习惯

从家中的宝贝儿蛋到进入幼儿园的一名学子,在这重大转折期,教师切不可心急,初入学孩子一下子很难适应集体教学,教师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因孩子模仿力强,教师可走下讲台、蹲下身融入孩子之中,少些要求多些示范,然后比比谁学得好。如培养课堂行为习惯,

采用“比一比”“小秘密”等游戏,适当调整幼儿自控能力,适应集体教学模式,老师再加以适当引导使初入学孩子很快进入角色。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的培养,教师也不能全凭讲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一日生活中时刻起模范带头作用。

八、做好班级安全卫生工作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是我们时刻关注的问题,也是每次例会必谈的问题,更是工作的重中之中,没有了安全,教育从何谈起。在日常活动中,班主任要重视幼儿的安全防范和保护,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随时关注每位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情绪变化,及时、恰当地给予照顾和引导。幼儿园提的是保教工作,保育在先,教育在后。此外还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在家中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个别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不另眼相待,利用班级的榜样示范效应影响同化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家校联系,共育小苗

幼儿园做得最好的就是家园联系了,几乎每天教师家长都在沟通和交流。教学对孩子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与学校就要取得一致的步调。在家里,孩子的点滴进步应让老师知道,老师可在班级中进行表扬,让孩子知道大家都在关心他,自己有了进步,有这么多人看到,很容易激起幼儿的积极性

这一路收获,是孩子们让我知道,我始终是一名学习者,我应像孩子一样保持探索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幼儿教师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我会努力让孩子在老师爱的滋养下,心智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实现真正的快乐成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一日既往的用一颗童心活着,做一名纯粹的幼儿教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