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共育德育之花
03745552398发起了2021-11-26
0
回复
9
浏览

家园携手共育德育之花

我国心理学者关于儿童自我情感发展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太关注,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放在了知识和健康之后,忽视了儿童自我情感的培养。良好的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也是进行一切活动的重要保证。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可塑性较强,一些行为习惯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由于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表现的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仅仅依靠幼儿在幼儿园有限的时间,教师有限的力量进行德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家庭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断的强化。同幼儿园的德育相比,家庭的德育则更具有针对性和持久性。要知道,当孩子呱呱落地时,父母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最初的道德概念和是非标准基本上都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因此,家园携手,目标一致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一)首先,要认识家园共育的重要作用

从习惯理论出发,幼儿习惯养成与个体身心发展存在一致性,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及对儿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但有的家长图清静,省力气,不喜欢孩子带其他伙伴到自己家玩,或是不热情,这种作法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为了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会交往,家长首先要作出表率。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后,家长还要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来客人,和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好的行为习惯,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它需要家长们做个有心人,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机会,耐心的指导,与幼儿园配合,密切联系,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从这点上来说家园共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家园携手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1.家园携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家园携手养成幼儿文明礼仪习惯

  3.家园携手培养幼儿诚实,虚心的品质

 4.家园携手培养幼儿的勤劳品质

   (三)家园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反馈幼儿情况

教师首先通过家园联系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如:家园互动手册、幼儿在家(园)情况调查表、电话、便条等,都是沟通家园教育的桥梁。这样家长、教师才能及时掌握孩子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调整教育目标。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既从大处着眼,也从小处入手;既依赖于家庭的教育影响,也使幼儿逐步明辨是非,习善成性。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如:校信通短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长园地、家访、家长信箱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鼓励家长采取多种方式和老师交流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这样幼儿园德育工作才能产生实效,我们的孩子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