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一日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小花园散步,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忽然听见我们班的佳欣小朋友喊道:快看,这有一只小蜗牛,顿时孩子们便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起来,情趣盎然。见此情景,我想起了语言活动中的 小蜗牛,便趁机说道:我有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大家想听吗?孩子们欢呼雀跃,于是在此情景下我开展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已观察过蜗牛,对蜗牛的特征有初步了解。
2.图片,头饰(蜗牛妈妈、小蜗牛)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蜗牛与黄鹂鸟》。
教师:你见过蜗牛吗?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吗?
引导幼儿学学蜗牛爬的样子,让幼儿了解蜗牛爬行缓慢的特点。
二、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蜗牛第一次去树林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教师:小蜗牛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为什么小蜗牛没有采到草莓和蘑菇?
三、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讲述各个季节的景色 。
教师:小蜗牛在夏秋冬三个季节分别看到了什么?如:夏天——绿叶、草莓,秋天——蘑菇、黄叶等。
教师小结: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里玩,虽然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但也欣赏了各个季节的不同景色。
四、 角色扮演
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蜗牛妈妈、小蜗牛。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在表演区继续扮演蜗牛妈妈和蜗牛宝宝等角色表演故事,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在幼儿表述四季特征的环节中,词语运用有些单一,在次讲述故事时没有让幼儿一起看图讲故事,角色表演时动作引导不新颖,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