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打击乐:《可爱的小蚂蚁》
4110820017150119发起了2021-11-30
0
回复
16
浏览

音乐《可爱的小蚂蚁》                              

设计意图:

在日常上课中发现班里孩子不能根据老师节奏拍打响板,但在音乐响起时,有部分幼儿可以自主有节奏的拍打响板,日常活动中也发现孩子喜欢拍打式的游戏,于是衍生出一节较简单的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中,听辨节奏的快慢与强弱。

2.能用乐器有节奏地表现小蚂蚁的步伐。

3.体验和同伴一起用乐器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蚂蚁教具一只、响板、沙锤、铃鼓 教学课件及音乐。

2.幼儿对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小蚂蚁爬呀爬,出示小蚂蚁,听着音乐做律动小游戏“小蚂蚁爬呀爬”。

重点:有节奏地听音乐做游戏。

师:“你们看看,我的小蚂蚁是怎么和我做游戏的?”“它在哪里爬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师:“还想让小蚂蚁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结:我的小蚂蚁是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

2.拍拍玩玩:出门找食物,出示两种乐器:大鼓和响板。

重点:情境中用响板表现快和慢的节奏。听辨蚂蚁的脚步声。幼儿听听说说,分辨声音的强和弱。

师:“听听这是谁的脚步声,为什么?”

小结:原来响板的声音和小蚂蚁的脚步声有点像,小小的,轻轻的,你们听小蚂蚁高高兴兴地出门找食物去啦……我们也跟上吧!

幼儿拿起响板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快快的、欢乐的演奏。

故事继续讲述;幼儿在情境中听辨上行和下行的音乐,并使用响板听着音乐表现蚂蚁快快慢慢的脚步声。

3.音乐游戏:搬起大饭团

师:猜猜看看,小蚂蚁发现了什么?

结合媒体变化,教师用响板表现,小蚂蚁叫伙伴一起搬饭团,伙伴越来越多,脚步声越来越响的故事情景。

观看媒体:小蚂蚁发现什么啦?

师:“那么大的饭团,我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呀?”

“听听,我的朋友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幼儿使用沙锤和铃鼓分组表示蚂蚁搬重物的脚步声。

此环节可根据幼儿情况多次进行。

4.延伸活动

师:小蚂蚁都吃饱了回洞里休息了,我们也去吃些食物休息一会吧,怎么样?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结束后,发现一些问题,本节活动过程中,打击乐器的环节过于仓促,时间分配不均匀,幼儿的乐器时间过短,图谱认识不够熟,可以将导入和中间时间缩短,重心放在打击乐器上,还需要再细致改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