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比尾巴》
4110820017150119发起了2021-11-30
0
回复
17
浏览

设计意图:

《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不同形式让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首次将儿歌学习与歌唱活动相结合,不仅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也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讲述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征。

   2.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创编。

   3.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品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 一、“拍拍”游戏,激发活动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拍拍》。

游戏玩法:教师:拍拍你的肩(手,腿,脸等身体部位),直到游戏进行到拍拍你的尾巴。

师:小朋友们有尾巴吗?谁有尾巴?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尾巴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动物尾巴特征。

教师小结: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有尾巴的小动物呢,今天动物王国就将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赛吧。

     二、出示图片,了解小动物尾巴特征。。

依次按照诗歌出现的小动物顺序图片,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讲述等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尾巴特征,通过模仿小动物形态等喜欢上小动物。

师:这是谁?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他的尾巴长什么样?请你学一学他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猴的尾巴细细长长的;小兔尾巴短短的,小松鼠的尾巴大,像把伞;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掌握长、短、扁、弯、像把伞、像把扇等词。

     三、学儿歌。

  1.师:现在你知道这些动物尾巴的样子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谁的尾巴长?            幼: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的尾巴短?            幼:兔子的尾巴短。

  师:谁的尾巴像把伞?    幼: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师:谁的尾巴扁?            幼:鸭子的尾巴扁。

  师:谁的尾巴弯?            幼:公鸡的尾巴弯。

  师:谁的尾巴像把扇?     幼: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2.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刚才小动物问能不能帮它们将这编成儿歌?(幼:能)

  3.出示PPT,按顺序师生共念编的儿歌一遍。

  教师以问答方式朗诵儿歌,以歌唱的方式表演儿歌。

  4.和幼儿一起分析儿歌结构。

    四、创编儿歌。

  1.师:小朋友们念的很好,而且答的很好。有些小动物听小朋友朗诵的儿歌真好听,也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编儿歌,愿意吗?

  2.师:这是谁?(出示:小老鼠、大象和狐狸等)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谁会模仿儿歌中的句子来为小老鼠编一编?

    五、游戏:《捉尾巴》 

师:今天我们认识许多动物,小朋友用智慧的眼睛发现了他们的不同并且为他们的比赛编成了儿歌,那你找到他们尾巴的作用吗?

教师小结:大部分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能为他们走路或奔跑捕食提供方便,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尾巴,比如:狐狸的尾巴可以在逃跑时为其抹去脚印,牛和大象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蝇,鳄鱼的尾巴可以帮助他打懵猎物。尾巴对小动物而言,就像人类的四肢一样用药,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好不好?

小朋友想不想尝试和小动物一样拥有尾巴,那老师就带大家体验一次!我们一起玩一个《捉尾巴》的游戏吧。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互相分享游戏感受。 

活动反思:

《比尾巴》是一首极富童趣童真的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与新鲜,这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我始终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以多种形式变换朗诵儿歌,以便让幼儿充分体验学习问答式儿歌的乐趣。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让幼儿在我们的教师的细心照顾,精心培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