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聚焦课堂做研究 科学规划促发展》
4110820017150118发起了2021-12-30
0
回复
11
浏览

《聚焦课堂做研究 科学规划促发展》——最具影响力许都名师培训笔记

10月19日下午,为我们培训讲座的是中原名师王红奎老师,王老师是第二次为许都名师培育对象做培训,他有30年一线教学经验和3年教研室研究经历。他既有丰富的课堂执教经验,又有扎实的教育理念背后加持。王老师下午的讲座是《聚焦课堂做研究 科学规划促发展》。

王主任的讲座从解读双减政策开始。双减背景下,要通过加强学校的教学教研,平衡教育资源来应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我们要重视教育均衡发展的“神经末梢”,保障均衡教育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王主任从探寻教师成长规律、聚焦课堂深入研究、科学规划促进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准备期(新任教师)、适应期(青年教师)、胜任期(县区级骨干)、提升期(市级骨干)、创新期(特级教师)。教师成长规律:外显、内隐、素养。只有了解了自己处在何种阶段,找到了自己的成长规律,才可以更好的努力去探寻更高的层面。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构图:新任、青年教师,市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对于老教师来讲,极容易陷入两种境地:其一,因为教学程序的熟悉导致教学热情的懈怠与创新意识的逐渐隐退;其二,因为找不到恰当的突破口来界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教学思想而痛苦徘徊。第一种可以称之为职业的倦怠,第二种可以称之为职业的高原反应。还有因为教学程序的熟悉而形成的对学科前沿知识研究的漠视,从而导致教师的知识背景与学科最新研究越来越大的差距。故研修班的职能应具备如下:其一,帮助教师梳理教学生涯,从而形成自觉的教学思想。其二,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适当补充。其三,教学理念的互动交流。

王老师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用课几方面聚焦课堂、深入研究。

王老师从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到顾泠沅教授的行动教育模式,刷新了我们对课堂的认知。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自备);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辅备);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后备)。

 

王老师介绍了如何说课:1.说课标(课标中是如何要求的、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2.说教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与其他内容间的关系)3.说学生(分析学生特点、研究学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思维的方法、创新的能力、质疑的勇气、科学的素养)4.说教法(介绍教学设计中“教”的思路、方法与策略)5.说设计(介绍教学的过程设计、具体安排,包括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学生活动、设计特色)

上课的具体步骤:1.认真备课(收集资料、分析提炼、比较梳理)2.课前准备(物质准备、状态准备、学习准备)3.导入活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4.主体活动(讨论、交流、分组、实验)5.总结与建议(高屋建瓴、全面系统)。

评课要传递正能量,听课评课要注意:如何准备?如何观察?如何记录?如何反馈?如何反思?如何调研?如何分析?如何规划?

优秀教师的共同点:能给学生营造创设民主、愉悦、安全的学习环境。对学科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表现出过人的学科教学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对学生的理解到位、沟通顺畅、教学机智。有爱、有责任感、有担当,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团队修练关键在于领导力和执行力,团队修炼的目的:1.让团队成员体会和验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对团队效率所造成的冲击;2.掌握建立高效团队的技能,统一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增强凝聚力。

王红奎老师博学多才,理论扎实,他帮助老师们分析了教师的成长规律,深入研究了课堂的构成及每个构成部分的关注重点,让我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我的专业发展之路。我们将在名师的引领下,围绕新时代校本教研的形式与内涵,聚焦课堂做研究,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