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得体会
4110820017150119发起了2021-12-31
0
回复
9
浏览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得体会

水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量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部书将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苏霍姆林断基认为学生学习时绝不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物的智力活动,他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他带领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用名种方式学习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如用“环球旅行”让学生认识国家和社会,用在校和灌木丛创建“美丽角”让学生认识种格物和花草,用“童话幸”世牌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和优美故事的学习,他的全部施教活动丰富多彩,伸向自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在这本书中阐述得淋漓尽致。也有人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那次去外面听课学习,回来了不禁感叹,那孩子文学素养高,知识面广,课量中总是精彩不断而自己班的孩子,相同美型的题目,反复讲却怎么教也教不会,弄得自己快设耐心了心里很烦,很想对他们发火。我去和一位老师倾诉时,这位老师和跟我分享了一句话“我们现在都认为,教了学生就应该会,会是正常的,不会是不正常的,而我们有时连一句表场的话都设有:要批评,甚至要惩罚。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因为他们还在学,“忆起这堂课当我抛出第一个问题时他们答不上来,我有些不高兴了第二个我面露难色开始批评了学生配合不默契,自然互动开展不下来了,我想应该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题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爱学生,就要发学生的创造性,苏霍润林断基说过:“人的心类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帮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末者,”教低年级的孩子时,他们在文字的表情达意上有它的限性,活文课上可以在理解词语和课文时用上乐动作甚至绘面,视填帮时学生理解,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职明而自让学生时时体味来自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真诚的赞美,发自内心的鼓励,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是沁人心脚的政是滋养万物的阳光雨露作为一名教师,把爱心留给学生,不断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迈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