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对色彩的喜爱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孩子在一岁多时就具备了乱涂画的能力,虽然涂抹一些谁也辨认不出的线条、符号,他们却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对于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美术教育也不能操之过急。在他们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之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激发他们对于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可能刚开始时,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动笔画,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和表现的潜能,只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不知道该如何表现,以致于丧失了美术活动的兴趣。那如何才能激发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呢?以下将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调动、培养和应用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进行绘画活动的出发点。绘画活动不但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还要充分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如在四月份让幼儿感知春天,写生春天的景色,想象春天到了,森林里发生的故事等等。适当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自然环境中的美。如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幼儿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吹一吹清爽的春风,让自然净化幼儿的心灵。还可以利用一些图书、图片向幼儿介绍动物的知识,把幼儿带入奇妙的森林世界,认识猴子、大象、狮子以及其他各种动物,让孩子用画表现出来,幼儿看到自己的成果非常高兴,学习的兴趣更高,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他们的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美术教育游戏化,在游戏中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绘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这一游戏当中,不再把教师当作自己行动的决策者,常常沉浸在游戏之中,忘记了一切。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的天性,多为幼儿创设条件,使其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作画。例如开展“小小动物园”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绘画纸,放在教室各个地方的漂亮狮子、小象、老虎、小白兔等动物玩具。要求孩子孩子仔细观察小动物,给每个小动物画一张画。当幼儿听说要做游戏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还逐个向小动物们打招呼,很快,孩子们就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像的,有不像的,五彩斑斓,煞是好看。老师,老师,你看我画的小白兔在拔萝卜,老师、老师,你看我画的老虎在拔牙,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作品,眼睛里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而且使幼儿陶醉在游戏当中,他们玩得是那样的开心。
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不必要求幼儿保持寂静无声,教室的气氛可以活跃些,因为过多的强调纪律,将会影响幼儿愉快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我只告诉幼儿一点,在画画时,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教师可参与幼儿活动,成为儿童的伙伴或朋友,教师与幼儿童们一起活动有助于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可以拉近老师与孩子们的距离,有助于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在这样在一个和谐活跃的游戏中可以极大的提高孩子对画画的兴趣。
三、 营造轻松的氛围,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允许和鼓励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潜力。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作老师的应当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在美术活动中,尤其需要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重视发掘幼儿创造潜能和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大胆、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的环境。
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画,什么样的是正确的,而采用提问方法、讨论方法,让幼儿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我多以意愿画形式为主,因为我们并不是用绘画去教儿童画画,而应为他们提供运用绘画工具进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其在艺术操作中产生自主精神。它将鼓励幼儿去观察、去思考、去创造,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让幼儿在自己探索中逐步领会某些规律。
例如学习色彩的调配。我们设计了“多彩的春天”的活动,启发幼儿用深浅不同、色彩不同的颜色来涂色,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一些对比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等,也让幼儿了解了所谓深浅并不是绝对的,当桔黄与褐色相配时,桔黄是浅色,当桔黄与柠檬黄相配时,它就成了深色。如:在上“森林里的小动物”一课时,我先给幼儿讲述大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然后在黑板上简单示范二、三种动物的画法,概括动物的特征,倾听他们的想法,谈谈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还见过什么动物?最后要求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我告诉幼儿,不要模仿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同时,我准备各种不同画笔、宣纸和各色颜料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样给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只没牙的老虎,当他发现我观看了许久,直到最后画完才告诉我“这只小老虎太爱吃糖了,还不刷牙,这不牙齿都被虫子蛀坏了,最后牙齿全被拔掉了。孩子的想象是多么天真啊!幼儿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所以他们敢大胆地去想象、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辅导幼儿作画时,多鼓励孩子,帮助幼儿使其个性得以顺利发展。
四、适当传授的绘画技能,引导幼儿掌握绘画技巧。
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发挥幼儿自由的天性,同时还要教给孩子一定的绘画技能,首先是构图技能,在中班我就尝试让幼儿学习遮挡式的构图,即在同一平面上一形象部分遮挡另一形象。如画《快乐的动物园》,我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把各种小动物模型摆出不同的姿势(有重叠遮挡的关系),让幼儿通过观察,说一说他们能看到什么小动物,而看不到什么小动物,让他们形象地感知遮挡地关系。进而教师作出范画,教给幼儿表示遮挡式构图地技能。刚开始,幼儿掌握得不是太理想,但多次练习巩固,幼儿逐步掌握,甚至有的幼儿能表现出三重四重的遮挡关系。其次给孩子们讲一些色彩搭配,比如涂色要有顺序,注意不使颜色涂出轮廓线外。比较颜色,认识各种颜色,白云是白色的,早晨的太阳是红彤彤的,中午的太阳是金黄色的,小草是青青的。通过对各种颜色的认识,教会幼儿按一定的方式选配颜色,逐渐增强幼儿对颜色的分辨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独立作画的能力。
五、培养幼儿观察习惯,逐步提升幼儿绘画能力。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绘画能力的提升,观察是进行绘画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开展绘画活动积累素材。例如,利用游戏、课外活动等带着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使幼儿观察到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叶子是长圆的,在观察活动中积累观察素材,逐渐让幼儿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幼儿正处于一个创造和发展的时期。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让幼儿在这个广阔自由的天地里进行创造。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发现。使他们渐渐从无到有,从潜在到现实。我们将美术活动充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在许多的环节中再次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一定会得到很到程度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