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名校智慧 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后河镇中心学校教师培训掠影
吕中林
教师已成为终身学习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成为一名能培养优秀人才、社会满意、学生喜爱的合格教师。教师学习已成为教育行业的头等大事和迫切任务。后河教育在努力地探索教师培训之路,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培训风景线。
后河教师培训的第一道风景线——“乐享三承”教育。“如何让老师有效学习、喜爱学习、完成培训任务”成为困扰后河镇中心学校校长的难题,如何用较小的代价让教师不断学习、让教师大面积学习、教与学两不误、促进广大教师共同提高,陈校长在不断的思考,终于,一个成熟、有效的培训模式——后河镇“三承教育”应运而生。“三承教育”第一期就是由陈校长主讲,他用ppt课件精美的展示他所讲的内容,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作为后河教育人应有的素质和情怀,他首先讲述了“三承教育”的含义,承秉传统、承载课程、承启未来,这是开展“三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学习、继承和发扬、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立足于教材、课堂,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高效;教师要与时俱进,为学生未来奠定发展基础。他提出了“三承教育”的实施计划,每周四下午进行,参与人员是学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领导组成员、中心校全体人员;提出一个要求,每期两个人主讲,一个主持人,他安排了第一期至十六期的主讲人员和主持人;凡外出学习教师和骨干教师、学校校长必走上“三承讲堂”的讲台,把自己学习的见闻、心得无私地奉献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学习成果变成大家共同提高的资源,同时也是外出培训人员再思考、再提高、再升华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不仅仅知识、经验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这些活动企图把后河一些教师培训成“培训者”,为后河教育以后的培训、发展积淀人才基础;他的一副对联“后天习得善养成,乐于学习教科研;河山溢彩提质量,享受前沿新课堂。”解释了“三承教育”所要达到的境界。紧接着陈校长进行了以《自助者天助》为主题的第一次“分享”,他在分享中提到,“做很好的自己:做一个有年龄的人、一个有特征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有学习力的人、一个有执行力的人、一个有家乡情结的人、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深刻阐述了作为一个教育人应有的情怀和素质;他还提到“做一个懒惰的、智慧型教师”,启发大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教师通过自己的“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智”打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
随着“三承教育”一期期地进行,出现了精彩纷呈的局面,一个个主讲人在用心做精美课件,妙笔生花撰稿件,听讲人陶醉期间,把参加三承教育变成了“享受”,不知不觉间大家把“三承教育”变成了“乐享课程”。
我们走进“乐享课程”第四期,给我们分享的是淑君中学的刘福宪校长,他分享的题目是《共享异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他首先展示了淑君中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淑中使命等,然后分享了三个篇章,第一章,体验扬州,感受异地文化,分享了扬州的历史美、园林美、人文美、校园美,其中校园美重点展示了竹西中学的“竹”文化,象竹子一样做人,匠心种竹,潜心品竹,慧心识竹;美琪学校的“美”文化,教师(拔节美):三格培养,各美其美;学生(志趣美):品行第一, 各美其美;课程(闲暇美): 关注闲暇,各美其美;梅岭小学的“梅”文化,雅:心灵静美,身体强健 ;洁:行事明快,品德高洁 ;韧: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先: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和: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第二章 , 践行感恩教育、传承感恩文化,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感恩同伴 、感恩党和政府、感恩杨景尧先生;第三章 ,关爱师生成长、打造幸福校园,主要分享了“趣味少年宫,幸福淑中人”。刘校长的课件制作精美,声音悠扬,把对名校学习的感、悟启在校与文化打造应用讲的深刻透彻,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乐享课程”第六期主讲人杨红英校长分享的题目是《心怀理想 脚踏实地》,话题一:乐享名校精髓,打造校园文化;此话题她分享了两层意思,1.北上,南下,东行,西征的所见所闻(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的分享的都是在我本人很有限的的理解层面上认为很唯美的一些知识碎片);2.所见所闻中的一些感悟:努力打造特色文化,致力于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南京行,新教育,必须关注的人物——李镇西,他重点讲述了在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金陵小学、扬州印象梅西小学的所见所闻以及感悟、对学校的改进;她讲了焦作之行后《新教育焦作之行座谈会》在后河中心校召开;话题二:践行新教育且学且思且行,她主要讲了根据朱永新老师的“晨诵、午读、暮省”打造校园文化的故事;话题三:话说校本教研和课程改革,她主要讲述中心小学的承秉、承载、承启。她践行的“幸福教育”以及打造校园文化品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如今“乐享三承”教育已进行了十五期,共有三十位主讲人、十五位主持人登台展示、共培训2550人次。
后河教育的再培训还有另一道风景线——“跟岗培训”。后河教育有一批上任不久,经验不足的领导干部,制约着后河教育的发展,陈校长一个“金点子”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把这些人员分到优秀单位,跟着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学校领导学习,最初两周必须天天到新单位签到,每天发一美篇,谈见闻、讲心得,两周以后接受培训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跟岗培训,培训人员也要到接受培训的单位现场把脉、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一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河教育人才的“短板”,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后河教育的教师培训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长期地、规范地走下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资料收集还没有规范,课程的汇集还有待提高,我们将砥砺前行,期望将后河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做大、做强!
后河镇中心学校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