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乐此不疲
4110820030200022发起了2019-05-22
1
回复
14
浏览

 

长葛市淑君中学  刘金霞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日渐高效,本学期我们语文课题研究组成员围绕“小组合作助推语文积累的有效性提高”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活动,围绕主题对不同题材的课文通过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再评,指导学生课上积累,课下通过小组合作互背积累内容来提高学生语文的积累量继而内化沉淀,进而提升语文素养,推动我校语文课程的改革步伐。
开学初, 我们依据分工有计划展开研究。
一、认真做好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把控课堂。我们课题组每上一节研讨课都会提前通知本次所要研讨的课型及具体题目,以让全体成员着手看教材、分析教材,对教材的度把握要准。于此同时,由主备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依据新课标理念,围绕所研究的主题,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设计及配套的课件。然后通知课题组成员开始进行集体备。在集体备课中,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先谈思路、环节,并说出这样设计的原因,然后依据年级段分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有时会有意见上的分歧,特别是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在积累内容上。像年轻教师刘荣荣、刘清清往往会出现问题琐碎繁多,这势必会造成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缺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积累内容的量上把握不好,往往会因为让学生往积累本上摘抄而耗时。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备课中就强调一节课的主问题不能超过三个;积累的内容上、量上的选择,要引导学生在摘抄时小组人员要平时分好工,谁摘抄词语、谁摘抄句子(书中的句子先画出来)、谁摘抄文学常识,谁摘抄本节课总结出的知识点1、2、3…这样分工有序,才不会遗漏关键点,课下在读背前再相互完善补充。这样,通过集体智慧,一能很好地帮助年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掌控。
二、把控课堂,是课题探究的主阵地
继集体备课之后呈现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光纸上谈兵是无法实现对问题的突破与落实,只有通过上课才能真真实实地把所研究的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本学期,首先由七年级刘清清,刘荣荣老师、九年级的乔志伟上课,清清和荣荣她们两个分别都上了一节《散步》、《雨的四季》散文课,我们依据散文的特点:
在预习检测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一读课文积累词语、句子。
用——线画出来,反复多读两遍并摘抄在积累本上。
2、二读课文,理解文意。
依据主问题进行研读课文,在关键语句下面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三读课文,拓展升华。
1)、拓展与本文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境界。
2)、凡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美、文章结构美及表达方法:行散而神不散之特点等把这些美的东西彰显在课堂上,并随堂让学生分类摘抄在积累本上,以供课下读背。
乔志伟老师讲授了一节《如何写人》习作课,以抓住人物典型特征和典型事例为主,刻画人物。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
他的课堂学习目标是这样确定的:
1、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特征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写人的方法。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乔老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就彰显了他在授课中对学生积累的重视与指导。
三位老师的课根据文体不同,都能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语言,体现语文就是玩弄语言文字的一门功课。
我作为主持人,虽没有上课任务,但我在统筹安排好课题工作的同时,我在的课堂上也认认真真针对研究的主问题展开进行。每一节课我都设置有相关积累的内容,并力争让至少一半的学生当堂读背,把积累做到实处。
三、评好课,是促进教师个人素养提高的途径
每每上完研讨课,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好评课。首先让执教教师谈个人感受,特别在引导学生积累方面是否做得很理想,并说说今后的改进方法。然后由我们参与听课的老师述说自己的见解。1、积累不能流于形式,只在课件上显示一下,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去做记录摘抄。2、积累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词句方面的,还有小练笔,语文知识、批注习惯的养成等。通过评课,着实使参与的教师在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上,小组合作积累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四、小组合作把语文积累推向时效 
积累的最终目的,不应只存于形式、口头上的积累,要把积累下的内容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让其应用于写作,表达、提升素养上,使 之前的假积累、浅积累变为真积累、深积累。为此,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对学生提出要求,统一设置积累本,每节课课后教师都要给学生创造补充积累的时间,如午饭口,晚饭口,补充完毕进行读背。我们都会给学生创设小组间竞争背诵平台,根据背诵的先后顺序依次加分,每班都是九个小组,按照正查名次倒吃分的原则进行给小组加分奖励,每周一小节,每月一大总结,并评出积累优胜组发奖奖励,以激励调动学生做到真积累、深积累。每背诵一课都会有验收者做一符号批注,以不落下一个学生。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局面:
1、学生方面
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初步掌握阅读方法,达到自主阅读,强化积累词语的意识,把课外阅读积累词语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较准确地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去,丰富语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2、教师方面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参与的教师大都懂得积累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教师对语文课的把握较之以前都有很大地提高,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拓展阅读教学新领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使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迈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课堂积累在方法上还需改进。在落实积累上还需对小组合作的力度加强,方法加以指导。
困然后知不足,相信,在下学期,我们会不断改进课堂积累设置、课下的落实方法,定会在预期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