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有的信念
徐旭辉
从教十年,经验不多,感触不少,被领导批评过,被家长误解过,被学生私下里骂过,当然,也被领导表扬过,被家长夸奖过,被学生真心爱戴过。这也许就是一个普通教师应该经历的。经历了这些,而且是按照这个程序由被否定到被肯定走过来的教师,说明,我应该是进步了,我在走向成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这让我慢慢地明确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信念,这里做个阶段性总结,以便使自己坚定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信念。
第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雕琢者,雕琢得当,你就可以让这块玉雕琢成精美的玉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否则,他就只能被弃置蒙尘,还要被误以为是一块不成器的废料。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都是父母未来的希望,是父母最宝贵的东西,做父母的,都真心希望并且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成为伟人,成为智者,成为栋梁。我们做教师的更不能否认,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引导得当,他们的将来无可限量。所以,做为一名教师,看到任何一个学生不知上进,甚至自暴自弃,我真的有种深深的不安不断地煎熬着我的心。想想看,他是能成为伟人的呀,他有可能成为智者啊,他或许是栋梁之才呢!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能接受吗?那么,换位想一想,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他们的父母能接受吗?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他们原本是想让孩子每一天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的呀,是想让孩子成长的呀,是想让孩子成才的呀,他们可能不期待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显示出伟人的气慨、智者的思虑,但他们一定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每一点点的进步。由此,我想,我大概可以说,做为一个教师,如果不是因为精力、智力不够用,而眼睁睁地看着班里任何一个孩子不求上进却无动于衷、无所作为,那就是在亵渎,那就是在辜负,是在亵渎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是在辜负孩子父母期待着的那颗心。所以,教师要把自己工作的责任感、职业的神圣感牢记于心,须臾不忘。
第二,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尊严有人格的,他应该有他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他才会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才会培养出内在的自尊心、心理上的优越感,才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习涨满兴趣。然而为了让思想不成熟的孩子们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保证他们的想法不能偏离老师教导的主流思想太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职责,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主要靠引导,不能凭围堵,要引导孩子内心积极主动,充满阳光、正能量,上进、奋发、图强;而不能让孩子被消极退缩、随波逐流的心态控制,甚至被那些三观尽毁、节操尽碎、啥啥啥没的思想观念左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当教师的就失职了,你在这个班里的工作也很难有轻松愉快的时候。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可能有很多老师认为,教师是学生最有影响力的引导者,而我认为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引导者,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的父母,而是学生他自己的圈子,是学生他们整个群体,是他周围的同学,是他的同桌,是他的临铺,是经常与他一起谈话一起交心的那群朋友,是他内心真正接纳的知己。当教师的永远不要期望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有绝对的影响力,你们的师生关系远远没有他与自己朋友知己间的关系密切,除非你就是他的朋友与知己。因为学生之间的思想基本是零距离、无缝隙的,你教师在这边苦口婆心为学生做半天的思想工作,他不见得真心信服,只不过是慑于你的身份,他不得不做出一个听话的姿态,然而,更多的情况是,那边他的朋友知己可能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让他真心信服你——所说的道理,或彻底与你刚才努力做出的影响说拜拜。所以,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谈心交友,用关爱和真诚才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但是有很多老师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有点不过大脑地写道: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不敢怎样怎样。我想说,这老师在扯谎。真心地问问那些坐在班里的孩子们,他们现在真的渴求知识吗?他们会无缘无故地热爱学习吗?我们都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回想一下,你在孩提时代真的从内心深处渴求知识吗?你的眼睛里真的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了吗?如果真有,那真的是少数。你真正渴求知识的时段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你急需用到知识的时候,而且前提是不能让他人代劳。而那些作为少年、青少年、甚至青年的孩子们,你真的以为他在渴求知识吗?不,他不是在渴求知识,他是在渴求向自己榜样看齐的成就感,渴求困扰他们一时的疑问得到解答的舒畅感,渴求比别人表现得好,考试得好的心理优越感,渴求老师、父母的赞扬和奖赏的自豪感,渴求在社会、师长舆论压力下的解脱感,但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有用感,至少他们内心深处还没有切实地碰触到知识改变命运那一感。所以,我想,咱们做教师的,在孩子还没获得这种感觉之前,就是要引导孩子,把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心不断温养、培植,形成积极上进、奋发图强的正能量。
第四、我相信,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名优秀生更伟大。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老师不抛弃学生,学生是不会自我抛弃的。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被冷落甚至被遗忘的后进生平时犹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一旦遇到柔柔春风的吹拂,融融阳光的温暖,他们的内心就会激起层层的涟漪,迸发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无论是你亲历亲为,还是遥控指挥,去尊重他的人格尊严,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去鼓励他每一点点的进步,去培植他的自信心,去激发他对生活的热情,去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去扶持他心理上的优越感,去树立他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让他相信,他的未来无可限量,只要你使一个后进生完成了从自卑到自信,从自暴自弃到自强不息的转变过程,你这一生都不悔,因为你这一生值了,如果你能转化两个后进生,那你这一生赚了,当然,你若能转化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后进生,那你这一生赚大了。所以,我想,转化后进生才是发挥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价值最好的选择。
十年前,我怀着对教育的向往与热爱走上三尺讲台,如今那种向往不再了,对教育的热爱或多或少也淡了,但我现在是满怀着对学生的责任、对孩子的热爱、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向往,依然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