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不似母爱的伟大,却有母爱的宽容;不似友爱的温暖,却有友爱的感动。让孩子们在满满的爱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在呵护与理解下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责任托起教育的情感,才能荡涤一切的尘埃,让孩子们的心灵更自由自在,让梦想带着快乐飞翔!
一、用爱修补孩子的心灵
开学一个多星期了,有一位男同学才来报到,当时他穿着比同龄的孩子破旧得多的衣服,拎着一个手提包,没有家长陪同。因为新接这个班级,对班里的学生都不了解,所以我例行公事地要询问一下他晚来的原因,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眼神之中的那丝躲闪,可能是对新的班主任不适应,说话也显得犹豫。我见他不愿多说,就不再追问,可是我心里记住了这个稍显木讷的孩子。
后来接触多了,我发现他与同学们的交流也颇少,别人课间玩耍时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看书,似乎没有朋友,这可不像是初二学生该有的举动,我很是惊异,隐隐觉得在他身上藏着秘密。两周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委:那是下午的自习课,我像平时一样习惯到教室窗前转一下,看看大家上课的情况。突然,坐在靠窗位置的他把手缩进了桌斗里,我还是看到了手机,这在学校是绝对不允许的。我把他叫了出来,一番“审问”,倒也承认在发短信,让他交了手机先回教室,可他死活就是不回去,非得把手机要回去,翻来覆去就一句话“你把手机给我我就回去”,我告诉他学校规定不能带手机,得联系他家长来取走,他一听更急了,脸憋得通红,不再说话,就是不进教室。没办法我联系他的父亲,谁知远在安徽,在电话里说了他一顿,又委托离学校较近的孩子的表姑来了一趟,从她口中我才终于知道了这么多反常的原因:孩子的母亲是智障,买菜不会算账出门都回不了家的那种,男孩自尊心又强。手机是借来的,想给爸爸发个信息,还没发出去就被发现了,一说让家长来他更恐慌了。我让孩子的姑姑把手机带走保管,觉得非常有必要跟孩子沟通一下了。“是不是在家里跟父母的交流比较少?”就这一句话,他哭了,我拉过来孩子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我告诉他有些事情说出来会比藏在心里好,也可能是从来没有一个别的人这样安抚他,他开始向我述说心中的委屈、担忧,我选择静静地聆听,之后又找他谈过,告诉他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告诉他父母无论是残疾还是健康,我们都应懂得感恩。我还介绍好的文章给他读,交代其他同学多和他交流,陪他一起做事情。慢慢地男孩变了,脸上有了笑容,段考过后甚至主动要求做值日班长,我知道孩子已经逾越了自己心里的那条鸿沟,长大了。
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疏导、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我们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这样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战胜困难。尤其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出对他的关切和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用爱修补孩子的心灵,哪怕只是聆听,也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
二、用责任敦促孩子的成长
我们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把孩子往学校一送,教育孩子,教好孩子就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了,“不听话就收拾他,我们家长不护短”“孩子交给您我们就安心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正是出自我们的学生家长之口,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孩子最后命运的往往不是老师而是家长。有多少位不同的学生,就有多少位不同的家长,每个家长的情况、心理都是不同的,我们更应该架起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极力敦促家长担当起相应的责任来,在孩子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做更合格的父母。
学习挺好的一个孩子最近却总是闷闷不乐,问他,竟然还说厌学了,想着干脆辍学打工,早点自立。我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得知月考成绩稍微退步了,孩子在家受到了很严厉的惩罚,孩子的父亲脾气暴躁,一气之下还打了他,并克扣了部分生活费。这让孩子越想越觉得委屈,学习打不起精神来。我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跟他谈心,交流教育经验,讲道理,摆事实,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终于使他明白了什么是孩子所需要的,能接受的,打骂只会逼得自尊心强的孩子在原本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孩子慢慢调整了心态,已经回到之前积极的状态中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尽到了一个班主任应有的责任,我相信家长也明白自己今后的责任是什么了。
我们的责任在爱中体现,以我们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用我们的责任心换取学生健康地成长。爱与责任,这样一个教育中不变的真理,我们只能用爱去延续,去传承,奉献出爱心,担负起责任,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结出硕果,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