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
这次培训有幸聆听了章建跃老师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指导,让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得很大的提高,增长了不少见识,就此次讲座浅谈一下我的认识。
在章建跃教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改革》的讲座中,章老师结合小初高教材知识向我们充分展现了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整体性,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以培养学生长远发展为目的,详细地阐述了我们如何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我们明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是让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首先,章建跃老师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他的讲座中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中提到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他用大量的实例诠释了几何教材中蕴含的理性思维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告诉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要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还要让学生从“知其所以然”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抓住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每一节课,每一个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章建跃老师强调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融通联系。数学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后续的学习将会出现脱节。因此,我们在教材处理上能够做到纵横联系,把知识融合在一起,学生不再是“局部学习”,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高效率地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概念要逐步学,知识要逐步教。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是教学中的核心。章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我们一起探讨了知识结构框架“背景–定义–表示–分类–性质–运算–联系和应用”和概念性质等。我们经常讲性质和定理,但在这里我第一次懂得性质定理教学和学生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启发很深。
通过两个课例滕媛媛老师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张永刚老师的《正方形截面的探究》,在课例中这两位老师引导学生研究完一个问题后,会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研究什么,他把学生作为研究问题的主人,这样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通过创设系列化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四基”、“四能”,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基本就是书本知识大搬家,虽是完成了章节教学,但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上有待提高,所以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要注意学习和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支持整体把握和系统思维的能力。
三天的培训下来,发现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而且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还逐步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多思多学,尽快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改变传统的,不适应新的发要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让智慧之光璀璨,让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