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培训心得体会——安桂霞
安桂霞发起了2022-08-01
0
回复
8
浏览

2022年7月29-31日,做为王爱红数学工作室成员有幸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实施能力提升高级研讨会,听了张建跃博士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下面谈一下我本次培训的收获。

张建跃博士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不忘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思想是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的灵魂,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整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者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我觉得:

一、教学过程要从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让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只是配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发挥作用。这一教学思想虽然早已提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出口而难于落实,学习了核心素养之后不仅从思想上,更从从学出发为抓手,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要从片面教授提升为全面发展,应以传播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良好习惯这些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因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终落脚点。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的认同感。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学科,其根本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技巧,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成长要从经验积累上升为科学研究。

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数学学习尤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要多问多学多积累,并要勤于笔耕,善于思考,将教学研究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思想方面让我更加明白教师职业的使命价值、教师工作的特殊意义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