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培训心得
范会敏
这是自己进入工作室的第二个暑假,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够在2022年7月29--31日再次听到章建跃博士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这几部分:一是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高中的行为表现及教学建议;二是基于数学整体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三是一般观念引导的情景创设与问题提出;四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强解题训练的有效性。听完讲座,所获颇丰。而后又观摩了初高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案列,邹晓老师的《体育与运动心率》、张文涛老师的《消防车调配问题》,让自己更全面的对综合实践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网络培训结束后,工作室的成员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下,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培训感悟。自己也被工作室成员的积极热情的情绪所感染着,促使自己也要快速的行动起来。针对这次培训,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一下这些方面:
第一:立足课本,立足课堂
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本内容,并且细致的研读课本。章博士提到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孙斌勇学习数学的经验就是他在小时候看教材体别仔细,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的意思。他学习数学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地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从中也说明了研读教材的重要性。其实在去年听到章博士分享这段经验时,自己作为一名从教七、八年的数学教师就备感羞愧。对于教材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彻,于是从去年开始自己就慢慢有了觉醒意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开始注重教材。八年级的勾股定理的赵爽的证法,从刚开始第一年教学中的并不能完全读通书中赵爽弦图的割补证明过程,并在教学中也只是让学生去自读理解,其实只是因为自己一知半解,着实羞愧。到之后第二年教学是虽能够理解,但仍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此种方法。直到去年再次讲这节课时,才让自己完全沉下心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把这个“赵爽弦图”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利用面积关系证明勾股定理给学生进行讲解。最终在课堂上通过制作图形,带领学生动手拼凑,从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继而充分体会到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但自己在研读教材方面仍有许多需要诸多下功夫的地方,这是自己今后需要努力改善的方面之一。
一、钻研大单元教学
近两年在培训中多次听到大单元教学,但总觉得与自己的教学中相距很遥远,总是以学生的基础欠缺为理由。其实这些都是自我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借口而已。自己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知识整体系统的引导。学生只有掌握零碎的知识点,却缺乏对知识系统全面的把握,从而也就欠缺融会贯通理解知识到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一块块单独的小积木没什么特别的,但当这些积木进行有序的排列后,就可以变化组合成不同的模型。但关键在于心中应有“蓝图”,而这个蓝图就是知识结构框架。教师在大单元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尤为关键,不仅仅是某一单元的知识的网络图,更是要将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知识做好衔接。但具体在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仍是自己需要学习。
二、重视作业设计
章博士讲到作业其实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和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意义。其实自己在教学中并没用意识到作业有如此重要作业。以后应引起自己的重视,并严格遵守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基础性、多样性、探索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原则。设计作业的资源还是应该重视教材书的练习、习题与复习题;另外是中招真题及其改编题等其他方面的资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实践,仍然需要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钻研。
在这次培训中,自己有了更多新的感悟,这是今后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但如何将这些感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就是接下来自己将要努力的。在工作室这个团体中,看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仍在努力学习,自己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