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培训心得
2022年7月29日到7月31日,在西安举行了第三届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实施能力高级研讨会,我有幸通过直播观看了此次研讨会,有幸聆听了章建跃博士的讲座。听完章博士的讲座,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增长了不少见识,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通过聆听讲座,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明确了各个学段核心素养的内容,初中阶段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所以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水平,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教会了学生一些知识,而应该注重在教学中达到数学育人的目的,启发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为准确判断事物的行为方式,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章博士讲到“三个理解”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水平是教师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理解数学知识有三重境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教师应在“何由以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这样才有可能在“如何使学生想得到”上有所突破。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立足课堂、钻研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架构,在一般观念引领下进行教学。课堂上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启发,设置有效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想得到,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看到学生想不到就急于给出答案。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结论、性质、判定等,要放手给学生探究,比如研究完三角形,四边形就可以放手给学生,学完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几种特例的性质、判定,也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当然这里老师要讲清研究一类对象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学生就可以类比着去研究同类的对象。研究对象在变,研究套路、思想方法不变。
章博士的讲座我也只是理解了很小的一部分,随后还会再次观看,多听多想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本次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学习一直在路上,珍惜每次培训的机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