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掌握适合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具备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把握得不够到位,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本文就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后,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互动和交往,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提供有助于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情境,并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实践、探索,发展思维、获得知识、学会学习、形成技能.”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看与练习,教师开始扮演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把握得不够准确,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忽视双基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交流,却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合作学习方式.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的恰当选择,难易程度的把握,合作时机的成熟,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合作学习.
有时貌似气氛热烈的小组合作,并无实际效果.有时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大多数学生却只为旁观者.或许是由于学习内容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之前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所谓合作学习其主要特点是发挥个人所长、各人所思、各人所能,独立思考,个性也将不复存在,合作就无从谈起.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深入.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并不是不要双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数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我们中有相对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做得很少,最终导致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降低,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一些合作交流常常流于形式,一些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难度不大不具有挑战性的,仍然要求”小组谈论”,一节课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小组讨论”,从表面看似乎课堂气氛很热闹,其实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发展.
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教师板书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使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我们在教学图形变换的内容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一些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都能看得出动画效果,学生乐于接受也很容易接受.特别是一些几何体展开成平面的动画效果,更是让学生记忆深刻.但是,多媒体不能滥用,更不能用来代替板书.对于数学教学中以计算为主的内容,教师还是要板书给学生看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看清楚,而不能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多媒体的应用永远都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新颖、漂亮的多媒体上.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教师板书,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结论,形成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数学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虽然是新课改的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味的放,打不成教学目的.
集体备课一人备大家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是备课组的成员分章节备课,然后打印好分发给各个成员,整套教案个人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显然,由于各班级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独立章节的教案设计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教师.这种所谓的集体备课只是减少了个人的工作量,没有真正体现集体备课的精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改进的建议
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的同时,重视双基的学习
从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数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固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度不大、不具备挑战性的,就别再要求“小组讨论”.一节课多次出现“小组讨论”,看似很热闹,但忽略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能力不强.适当的合作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作为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激情不失时机地布置独立思考和练习巩固的内容,让学生把交流、讨论的结果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就不至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成为听众和观众.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神圣的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给学生一些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汇总学习结果,同时给出恰当的评价,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集体备课要结合各自班级各自教师的情况进行调整
所说的集体备课是对某一节课,所有备课组的成员都要先备好课,把自己对本节课的上课思路和方法写出来,然后备课组的成员在一起讨论各人教学本节课的具体做法,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各人再跟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稍作调整,最终写出自己备课的内容,以备上课所用.
【参考文献】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9.
王明哲.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9.
赵伟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07,12.
李江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2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数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固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