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节好数学课的标准是什么? 
zhangjianfeng发起了话题2019-07-26
17
回复
66
浏览

标准如何划分和解读?

所有回复
  • 小乌zzz 2019-07-27

    一.关注学生,面向全体。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 芦咏莉博士在报告强调: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小乌zzz 2019-07-27

    二.关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芦咏莉博士在谈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话题时说:“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小乌zzz 2019-07-27

    三.注重应用,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芦咏莉博士指出:“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小乌zzz 2019-07-27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小乌zzz 2019-07-27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通过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我们认为,一堂好课不同于一台好戏。演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依据既定的程序,演绎着不变的情节。而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建安区名师工作室 2019-07-27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对教师而言具有针对本节课的良好的教学设计,优其情境的创设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达到良好的开端,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有进一步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去参与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的优秀品质,课堂能放能收,自始至终课堂把控在教师的手中;对学生来说,自始至终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把疑问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探究,再讨论,再探究直至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当然在这里教师要把控好时间;另外,一节课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语言的使用等,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要看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某种数学核心素养,如建模,抽象等;最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总结,既有对本节课成功和不足的总结,也有对学生表现的总结,肯定。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4110230010070008 2020-08-19

    一节好课让老师和学生都舒心了,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老师自我感觉不是失败的课。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