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新朋友》

新生入学适应的解决办法

默认教学计划
30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价格 免费
教学计划
承诺服务
该课程属于 孔丽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 请加入后再学习
课程介绍

《结交新朋友》教学设计

示范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张冰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结束上节课《适应新环境》,同学们认识到迅速结交新朋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适应环境的方法。但是如何克服羞怯心理主动交往新朋友,如何融洽地和新同学交往,如何让人更容易对自己产生好感。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游戏活动,解开同学们的难题。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的大门,面临全新的环境和集体,积极有效的同伴交往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结交新朋友的策略
  3. 分析人缘好的同学有哪些特质。

【教学重点】

掌握交友策略

【教学难点】

分析发现人际关系中的优秀特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活动体验、讨论、引导、测试

【课前准备】

学生按分组围坐,准备PPT

【教学时间】

四十分钟

【教学过程】

    • 暖场游戏“快乐成群”

游戏规则:自愿选出13人一组,散开围成一个大圈,听教师口令,“两人成群”即任意两人牵手闭环组成群,“三人成群”即任意三人牵手闭环组成群,“四人成群”同上,每次组群完成都会有一个人落单。游戏中采访组群成功的学生和落单的学生,请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采访观众同学,观察成功组群的同学和落单的同学,分析各自的原因。(成功原因:积极、主动。失败原因:不积极不主动)

    • 导入新课

刚刚游戏里的场景,就和我们生活中交朋友是一样的,组群成功的同学就像交到了朋友,开心、温暖。落单的同学就像离群的孤雁,落寞、伤感。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都需要朋友的陪伴和支持,没有人能独自航行,友情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温暖和幸福,缺乏朋友肯定会体验到孤独。在刚刚的游戏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了,在活动中能够顺利组群成功的同学们往往都是积极主动的,而落单的同学们却迟疑被动,失去了机会。

    • 案例分析

通过七年级女生王飞燕的案例,展开讨论:怎样和新同学交往?

    • 结论:“交友小秘籍”

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单独行动

主动与同学交往

交往中积极倾听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赞美他人

待人宽容不斤斤计较

诚信待人,讲求信用

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乐于助人

善于合作,不抱怨指责

    ……

    • 活动:“谁最受欢迎”

你认为在班级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同学是谁?请找出一位同学来,想一想他们每个人的哪些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使得他们深受同学们喜欢,把他写在下面。

我觉得(            )最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他(                                        )。  

    • 测一测“了解你的友谊质量”  

要想有更多的朋友,提高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质量,首先要了解现在你和你的朋友之间的友谊质量,让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吧!

测一测你和朋友的友谊质量

  1. 常常滔滔不绝地谈论你自己,炫耀自己,而当对方谈论他自己时,就表现出没用兴趣听。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1. 常常向朋友借钱,久久不还,借了东西也想不起还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1. 容不得朋友有新朋友,不肯接纳朋友的朋友一起参加活动,也容不得朋友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否则就以绝交相逼。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1. 尽管信誓旦旦发过誓,转身就把朋友告诉你的秘密传出去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1. 跟某人交朋友,仅仅是看重他对自己有利,如果觉得这个朋友没有用了,就把他贬得一文不值。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1. 夺去朋友的朋友。你的朋友莹莹把她的朋友茜茜介绍给你,然后,你越过莹莹,独自和茜茜来往密切,把莹莹冷落在一旁。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7、把自己和朋友捆绑在一起,总是希望和朋友寸步不离,一旦朋友不能满足自己,就抱怨“朋友对自己友谊不够”。处处要朋友听自己的,或者样样要听朋友的,自己没有一点主见。

□我常常这样        □我朋友常常这样

  • 教学反思

这节课非常受同学欢迎,刚刚进入七年级,孩子们正在建立新的伙伴人际关系,一些性格内向不够大胆自信的同学,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滞后和落单,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游戏、讨论和观察,一方面学习到了在交友方面能力有优势的同学,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这方面弱势的同学,同学们的注意会让他们更有机会融入集体,顺利交友。游戏环节和讨论环节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一定要加强引导,适时总结。

 

 

课程目标
  • 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掌握一些结交新朋友的策略 分析人缘好的同学有哪些特质。
适合人群
  • 初中新生

授课教师

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

课程特色

讨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