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
4.1森林及其保护 |
课型 |
新授 |
||||||||||||||||||||||||||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4月1日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图表与表格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的生态功能;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
|
|||||||||||||||||||||||||||||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法,学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新课导入】在必修三的学习中,我们大致的了解了热带雨林,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森林中起源的。而被誉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如何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问题。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提问】目前森林的现状如何? 【回答】原始林:8000年前约占陆地面积的47.7%(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课文讲解】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图表分析】指导学生读图4.1 【课文讲解】森林大量的消亡,在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提问】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如何? 【回答】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回答】不是,开发是必然的,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适度开发,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提问】森林的价值有哪些? 【回答】A.生态价值:(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2)过滤尘埃,吸收噪音;(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4)保持水土,防风固沙;(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B.经济价值:(1)制作家具;(2)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3)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4)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总结】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提问】森林过渡开发的后果有哪些? 【总结】(1)生态失调;(2)环境恶化;(3)导致洪水频发;(4)水土流失加剧;(5)土地沙化;(6)河道淤塞;(7)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二、保护森林: 【课文讲解】目前世界及中国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1.世界:1992年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2002年《森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民间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思考】青年学生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
学生思考,找出答案
阅读图4.1说出 (1)森林种类;(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思考森林的其他价值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
通过列表,使学生认识到: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开发的度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现在的情况是开发过度了!
让学生分组讨论,可结合课本图4.3、图4.4和案例进行探究
不用一次性筷子;平时生活当中节约纸张;积极使用再生纸产品;按规定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等。
|
|||||||||||||||||||||||||||
授后小记:
|
|||||||||||||||||||||||||||||
授课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