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本无水,请你自寻!
我们教师行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仅仅只有一桶水,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的河,是取之不尽的长流水。”
说句实话。我可没那本事,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可总觉在孩子面前自己是个半桶水还不足的家伙!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孩子手中有无数的资料,还有万能的“网络”。他问的问题你全能回答,你除非比“百度”强,至少你是“千度”或“万度”。而我不足“半度”----绝非谦虚。还有点怕人说我骄傲----人家“百度”,你“半度”-------知道的太多了吧!
但是,我的周围却有很多“十度”的学生“九十九度”的老师,还有无所不知的“搜索”,他们汇聚成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常听见孩子吃饭生气的时候大声对妈妈说:“我不给你吃饭!”学生讨厌某个老师说:“我不给你学习!”看来孩子就是孩子!每个班上都有那么几个“马虎差”。所以老师们你的长流水,流到他口中,孩子愿意喝吗?
不知道你还记得陶行知“公鸡吃米”的故事吗?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
我本无水,请你自寻。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回答学生的疑问的!但我要求学生当遇到不解的问题时,可以自己寻找“水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要想办法办好,我经常告诉学生:“你考上学,今后事业有成!到我老的时候,你是不会到我床前伺候我的,你考上学,而我的工资也不会因此而多涨一分;假如你考不上学,你掏高价去上高中,我也不会给你掏一分钱的!这虽无情,但这就是事实!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就应该尽力办好!我本无水,请你自寻。”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呢?
一、老师不会、谁会?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问我,一般我都会告诉学生:“哎!这道题好难,我不会(其实有些问题,我真的不会)有谁会这道题?”我向全班同学征集答案。
“老师我会!”
“好!你给他讲一讲,你听明白后给全班讲一讲!”
最先“会”的学生,那是很光荣的事情,连老师都不会,我会,那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今后他仍会认真钻研课程,积极帮助别人的,无形当中既拔升了自己,又提高了别人。
而询问老师的学生,弄懂之后,再以老师的身份讲给大家听,那也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那么下次再遇到不懂的他就会积极询问、解决。他成绩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二、我班不会,他班会。
有些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全班没一个知道答案的,怎么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可以问问其他班的学生,谁先问出答案并给全班讲清楚,所在小组奖15分,一到下课我班学生,便蜂拥而出,真心求教。有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三,学生不会,老师会。
有些问题他班的学生也没人会的,我就告诉学生,无论你拿到什么问题,只要发现没有学生会的,你可以问他班的老师!你就说,这道题我们老师也不会!
只要找到答案,弄清解法,给全班讲清楚照奖15分。
他给全班讲明白后,我就告诉学生:那个给你讲题的老师说了,你是个聪明勤奋的学生,如果他班的学生都像你这样该多好呀!你真了不起!
你猜猜,今后在遇到问题,他还问不问?
四、老师不会,百度会。
现在学生问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些老师也无法解答,我就鼓励学生在回家的时候找“百度”。如果你找到了答案也照奖15分。那么学生上网时也因此不会单单迷恋游戏和不良网站了。同时我还告诉他们:我经常出题考试的12999数学网。引导孩子积极正确的上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
作为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固然有必要多储“水”,也需要“自来水”、“长流水”,但假如仅仅如此,那仍旧没有脱离“由老师为学生供水”的窠臼。教师不应成为“供水工”,学生也不是“空水桶”,世界之大,水源无穷。教师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寻找“水源”的方法和“取水”的能力,这样,即便某处“水源”枯竭,学生也有能力继续生存和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倘若)事事要先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
同学们:我本无水,请你自寻!
学生的责任,义务,还有兴趣三方面入手
激发兴趣,引导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引导。